悼亡诗三首·其一
潘岳(西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潘安不仅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也是少有的痴情男子,他也是悼亡诗的创始人。潘岳与妻子杨氏感情很好,杨氏亡后,潘岳哀不自胜,写下了一组悼亡诗。而在这三首《悼亡诗》中,第一首尤为有名,传诵千古。
离思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若论悼亡诗,此诗当排名前三。诗人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失去心上人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妻子韦丛去世后,他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她,不知道作了多少首诗来悼念亡妻。除了这首,还有最著名的《谴悲怀三首》,其中名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韦丛下嫁给元稹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贫贱夫妻百事哀”本是元稹称赞妻子不离不弃的的,但传至今日却变成了夫妻离心离德的借口。
梦微之
白居易(唐)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元稹,字微之。唐贞元十七年(801),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23岁的元稹,他们均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折服,结为知己。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于武昌。开成五年(840),六十九岁的白居易大病初愈。时隔九年,诗人对老友的情感依旧很深,在某夜梦到元稹后,创作了此诗。
锦瑟
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是李商隐最负盛名也是最难解的作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认为是爱国之篇,有影射政治之意;也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等多种说法。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中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此诗文,感人至深。
别鄞女
王安石(宋)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决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这首诗是作者为早夭的幼女所写,痛失爱女的王安石,整日为忧伤所困,面容凸显苍老,头上也生出些许的白发。实际年龄才刚过三十的他,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然而作者又是理智、清醒和豁达的,“满眼忧伤只自攻”,死去的人已经在地下长眠安息,活着的人还要在世上活下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陆游(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国文学史上,很早就出现“悼亡诗”了,然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此词一出,就成为传诵千古的第一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表达了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语深辞美、哀伤动人的悼亡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词以寄哀思。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借用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之典,寓意自己和妻子曾经甜蜜、幸福的生活。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生动地表达了词人沉重的哀伤,寻常语中含不寻常之情,故更动人。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性德(清)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传闻纳兰性德与表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表妹被康熙帝纳为妃子,两人生生分离,其痛难抑,织女牛郎仙凡相恋,尚且能每年相会一次,而纳兰性德对心上人的爱恋,却只能通过此词来遥寄,此词亦被解作悼亡之作。
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之余不由得让人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无常,请珍惜眼前人吧!”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