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更新时间:2025-04-15 06:31:00

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1周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年来,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我国国家安全大局稳定。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内涵丰富、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我们必须要准确理解其时代内涵,科学把握其中蕴含的核心要义。

深刻理解“人民安全是宗旨”的价值追求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从站位上看,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国家安全边界就要跟进到哪里。当前,国家安全概念已发生深刻变化,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人民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思想,是党的基本性质和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权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人民安全”不是抽象的安全,而是贯穿于国家总体安全的各个方面,是各种价值的结合点。新时期,要着力解决人民所需所急所盼,切实回应人民关切,要重视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磅礴力量。这既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安全理念,也明确国家安全工作应顺应民心、尊重民意,从而在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实践中获得前进动力。

深刻理解“政治安全是根本”的战略理念

国家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系统。其中,政治安全关乎党和国家的安危,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也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始终高度重视维护政治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确保政治安全就是要确保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为此,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转化通道,防止非政治性风险转化为政治风险。

一是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当今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从安全逻辑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划分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耦合、演变、升级,并与其他风险相互叠加与共振,最终危及政治安全。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社会运行系统日益复杂,运行中高度依赖的组成要素正以无法预计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系统,并给安全带来更高的复杂性和更大的不确定性。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必须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做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国家安全工作,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和平背后隐藏着许多危机隐患,世界局部战争、一些国家逆全球化的浪潮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为在斗争中争取主动,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这既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基本定位,也是实现强起来目标的支撑。塑造政治安全,就要把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

深刻理解“国家利益是出发点”的基本逻辑

国家安全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能力。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在各种国家利益中,国家安全利益是一个国家得以独立存在的先决条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之下压力增大、挑战增多,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应对这些复杂安全挑战,离不开统筹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一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方略的重要要求,是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只有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了,才能有效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就得不到保证。民族复兴伟业既是发展问题也是安全问题,发展和安全的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要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构建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的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是要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地缘冲突、全球性挑战交织联动,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加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任何一个国家安全短板都会导致外部风险大量涌入,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任何一个国家安全不足累积到一定程度,都会外溢成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安全问题。因此,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抵御内外风险叠加共振。既要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安全共性问题,更要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加强对各类风险的感知、预警、预防,着力增强国家安全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一词,凸显安全治理的全面性、整体性,是对安全治理规律的主动探索。我们必须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引领力,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动态平衡,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原标题:《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蒋华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