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释放哪些信号?

更新时间:2025-04-25 16:1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在2025年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也曾表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债券市场“科技板”,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关文件或很快出台。

受访学者认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具有深远的金融与战略意义。即将出台的债券市场“科技板”,能够以制度创新打通科技与资本堵点,既为科创企业提供适配性融资,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系统性金融动能。

债券市场“科技板”侧重哪些内容?

债券市场“科技板”侧重哪些内容?根据潘功胜此前发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将被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具体来看:

① 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

② 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

③ 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科技板”会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富伟看来,债券市场“科技板”要想更好助力企业发展,需要从四个维度出发:

首先,通过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融资渠道,尤其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中长期债券融资工具,契合其研发周期长的特点;

其次,创新债券发行交易制度,如信用增级、风险缓释工具等,降低科创企业发债门槛和成本,优化融资结构;

再者,通过债券发行,科创企业可逐步建立公开市场信用记录,提升信用评级,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形成良性资金循环;

最后,债券市场“科技板”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结合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工具,形成“债券融资+信贷支持+股权投资”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建议从三个角度出发设计债券市场“科技板”。

一是创新融资工具设计,引入可转债、动态条款及无形资产质押机制,重构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专利价值等非财务评估模型,提升风险定价精准度;

二是优化制度与政策协同,简化审批流程,完善科技企业信息披露规则,同时考虑推动“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项担保基金,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引导资金高效配置,支持债券资金用于并购重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促进产业集群化,并且联动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形成“研发—产业化”全链条支持。

与科技研发的长周期相匹配

自潘功胜提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后,呼唤其出台的声音即时有出现。

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看来,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是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可以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提供多样化融资工具,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可以加大中长期债券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引入稳定资金来源,支持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并提高市场包容度。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提升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金融生态,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富伟认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具有深远的金融与战略意义。

从融资渠道来看,它为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全新路径。传统债券市场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较高,而“科技板”则通过灵活的产品设计,如含权条款、结构化分层等创新要素,精准地满足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融资成本角度,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增级手段能够降低企业的发债门槛和成本,吸引更多市场化资金参与。

在战略层面,“科技板”的设立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突破,有助于完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

此外,“科技板”还鼓励发行中长期债券,与科技研发的长周期相匹配,避免了“短债长投”的期限错配风险。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境,精准适配轻资产、长周期研发的科技企业,缓解“技术强、融资难”矛盾;能够构建科技金融生态闭环,支持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形成“贷—债—股”联动,覆盖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进而,推动科创企业聚焦研发投入、产业链整合等核心场景,推动金融资源与科技要素深度融合,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强化国家科技战略的金融支撑。

证监会将持续打好支持科技创新“组合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支持科技企业债券发行方面,证监会也将开出更多利好措施。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将持续打好支持科技创新“组合拳”,进一步完善科创债发行注册流程,稳步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明确,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涉及四大方面:

① 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优化发行注册流程,鼓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

② 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的政策支持;

③ 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

④ 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